高校学子与福建的双向奔赴 把论文写在八闽大地上
高校学子与福建的双向奔赴 把论文写在八闽大地上
高校学子与福建的双向奔赴 把论文写在八闽大地上
东南网7月6日(rì)报道(本网记者 卢金福 文/图)“参与社会实践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宝贵历程,更是(gèngshì)新时代(shídài)青年与八闽大地的‘双向奔赴’。”7月4日,2025年省外“双一流”高校大学生(dàxuéshēng)赴闽社会实践暨福建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在(zài)福建农林大学启动(qǐdòng),中国人民大学“青年实干家・硕博(shuòbó)先锋队”成员、2023级博士生王思琦(wángsīqí)分享了来闽参与社会实践的故事和成长收获。今年,来自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六所合作(hézuò)高校的672名学生组建64支实践队来闽开展社会实践。
在基层(jīcéng)实践中淬炼青春担当
省外“双一流”高校大学生赴闽社会实践活动自(zì)2024年起组织开展,当年首战告捷,138支队伍1973名(míng)队员用脚步丈量八闽,发挥(fāhuī)学科优势,整合专业资源,把论文(lùnwén)写在田野大地,在实学实干中收获成长。去年(qùnián),王思琦参与了中国人民大学先锋社会实践项目,在福州团市委工作了两个月,感受到“好年华 聚福州”的引才魄力,在茶文化调研中感受到闽都茗香的古韵今风与创新共融。今年(jīnnián),她将奔赴南平(nánpíng)开展实践。
“作为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学院的博士生,我将以武夷山(wǔyíshān)国家公园为案例展开调查研究,把自己的博士论文(bóshìlùnwén)写在祖国大地上。”王思琦说,她定当倍加珍惜此次实践(shíjiàn)机会,脚踏实地,虚心学习,在八闽大地上留下坚实的青春足迹。
福建各大高校把社会实践作为落实立德树人(rén)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。福建农林大学将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体系(tǐxì),依托75家科技小院、12个地方(dìfāng)产业研究院和10个县域乡村振兴研究院,构建了集“人才培养、科技服务、产业推动”于一体的新型(xīnxíng)实践平台,加速培养既懂技术又(yòu)接地气的复合型人才。
福建省高校教师代表(dàibiǎo)、2024年度全国大学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(gèrén)、福建农大教育(jiàoyù)秦源以三面“镜”寄语青年学子:用“显微镜(xiǎnwēijìng)”洞察需求。真正沉下去,深入基层一线,走进群众中间,用心去感受群众的所思所盼(suǒpàn)所忧。用“放大镜”淬炼担当。面对困难和挑战,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穿透表象(biǎoxiàng)的智慧。用“望远镜”锚定未来。将个人的实践探索置于国家发展大局中去思考、去定位。
福建省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开展29年来,共(gòng)组织16万支实践团队532万名青年学生,围绕理论宣讲、科技支农、爱心义诊等(děng)领域广泛开展(guǎngfànkāizhǎn)志愿服务。
以(yǐ)特色实践激活共赢新局
福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(fāzhǎn),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、追逐梦想搭建广阔舞台。全省各地(quánshěnggèdì)开展丰富而又具特色的实践主题,吸引大学生参与。今年(jīnnián)的社会实践包含11个特色专项活动(huódòng),将为同学们提供更精准更鲜活的成长舞台。
泉州推出“海丝泉州 人才港湾”研学(yánxué)活动,面向北京大学、南京大学(nánjīngdàxué)、天津大学等5所(suǒ)“双(shuāng)一流”高校,开展“我要去泉州”高校青年人才泉州研学营。结合泉州产业特色精准招募研学团队,以(yǐ)“晋江经验”“三铁三世遗”“海丝文化”“陶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”等为主题,新推出8条省外“双一流”高校来泉研学实践路线。同学们将有机会与(yǔ)企业、专家学者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,共同探讨、共同交流、共同领略泉州的无限(wúxiàn)可能。
三明推出“风展(fēngzhǎn)红旗如画三明”专项活动,围绕“助力红色领航,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”“助力生态领向,解锁‘两山’转化的三明方案”“助力产业领跑,让青春赋能乡村振兴(zhènxīng)”“助力改革(gǎigé)领先,解码三明改革的实践(shíjiàn)智慧”“助力挂钩帮扶,深耕泰宁‘一(yī)乡一品’实践沃土”五个主题,通过视频、图文(túwén)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(zhǎnshì)三明社会实践内容。同时,三明还发布了16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路线及部分实践优惠政策,并诚挚邀请广大高校实践团队(tuánduì)共同携手走进三明,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青春力量。
南平推出了行走“环带”发现“环带”之美(zhīměi)专项行动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(shíjiàn)(shíjiàn),依托“环带”优质(yōuzhì)资源,持续推出行走“环带”发现“环带”之美专项行动,以“青春传承中华文脉 朱子故里的‘大思政课’”为(wèi)主题,将历史田野和时代现场作为(zuòwéi)“第二课堂”,精心打造了朱子故里的“大思课”实践线路。为了(wèile)让同学们有更好的实践体验,南平还配套推介了青年旅社、青年驿站、新中式茶饮体验等,让大家能享受到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。
福建(fújiàn)共青团(gòngqīngtuán)表示,将依托高校共青团“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”,建好用好“三下乡”“返家乡”“社区实践”等(děng)育人机制,创新开展“青年实干家计划”,不断挖掘实践深度,拓宽实践广度,为同学们更好地体察国情、服务社会,整合资源、搭建(dājiàn)平台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